8分味道2分灵魂,铭匠M50mm f/0.95评测
2020-11-27
[list:ext_jianjie]

8分味道2分灵魂,铭匠M50mm f/0.95评测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KiVEZBOWfwnq_9uetZt4rw
来源:微信公众号 兰拓空间
作者:熊道森
发布时间: 2020-07-17
50mm和f/0.95,这两个数字的组合通常意味着迷人的散景,同时又和徕卡这样的小众品牌联系起来,再加上“夜神”这样的雅号,你觉得有没有吸引力?如果你是个器材党,当看到这两个参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,多少都有点跃跃欲试把玩一下的冲动。
但是问题来了,徕卡的夜神价格不菲,如果身边没个土豪朋友,自己想玩一下可是很费钱的。所以不少厂商都推出过类似规格的镜头,我们今天文章的主角是铭匠光学最新推出的M50mm f/0.95,建议零售价RMB4650元,如果你知道现行版徕卡f/0.95的价格,就会觉得这头简直超值…
外观方面其实没有过多细节可以介绍,这支镜头延续了铭匠一惯的设计风格,整体配色和徕卡原厂很像。只是这次焦距标号是白色,没有采用黄色涂装,0.95采用了醒目黄色涂装。
最近对焦距离0.7m,阻尼顺滑。光圈环为有级调节设计,最小光圈f/16。(但谁会用啊…)
这款镜头采用了67mm的口径,这个口径非常大众且友好。因为想要在白天使用这支镜头(特别是搭配M机身),减光镜是必须配件。三挡不够,四挡起步,五挡最稳。
镜头体积不大,长74mm,宽72mm,但是重量有673g,卡口处可以看到为铜制,拿在手里分量感十足…
这次的镜头盖做的也比较有质感,金属材质,扣在镜头前很紧。
2分灵魂
既然我们这期主题是夜神,那肯定绕不开徕卡。其实大名鼎鼎f/0.95的现行版夜神是徕卡在2008年推出的,在这之前的夜神一共有两个规格5个版本。最早的50mm f/1.2 Noctilux,目前售价20万左右,已经不太适合日常使用了。之后的50mm f/1 Noctilux-M一共有4个版本,第一版口径E58,剩下几版口径均为E60区别主要在遮光罩。
△徕卡50mm f/1 Noctilux-M第四代
如果你是一个真玩家,相信会对目前的徕卡现行版不太感冒。虽然加入了ASPH.镜片,但是体积变大了,画质提升有限,而且味道还变得贼奇怪。
味道这个事情听上去比较玄学,其实主要看的就是成像的散景过度、反差色彩、暗角这类不太能量化的指标。现行版在提升画质同时,又想保留这些特点,总之最后感觉就是味儿不对。
批判完现行版,让我最中意的版本还是第四代E60,原因就是这一代在保证体积小巧的同时还内置遮光罩,末期版本甚至自带6bit编码。当然有玩家可能会说这一代不行,镜片是加拿大产的,没有经过北纬50°德国韦茨拉尔纯正的空气熏陶。我想说你说的都对,玩镜片版本的都惹不起…
扯远了,我们还是来看看北纬22°祖国深圳的铭匠f/0.95和E60的对比。从体积上说铭匠还要大一些。光圈环的触感,E60手感也要更好些。需要指出是普通镜头的光圈环是拍照用的,但夜神的光圈环99%都是不拍照时候转着玩的。光圈全开拍摄是对夜神最基本的尊重…
这也是为什么去淘这个规格镜头时,即便镜身都已经伊拉克成色,但缩光圈发现叶片都嘎嘎新的原因…
△四代E60与铭匠f/0.95
镜片镀膜E60是酒红色的,个人认为更好看些。另外遮光罩对提升逼格有一定作用,铭匠下一个版本可以考虑设计一个…
作为一个评测,不测点什么总有些说不过去。但对于夜神来说,其实我的内心是拒绝的。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使用f/0.95的经验,对它的成像有什么期许。
我们在评价一支镜头的时候自然会想到它的分辨率好不好,全开画质怎么样。我能想到做到f/0.95还分辨率爆表的只有尼克尔 Z 58mm f/0.95,但代价就是82mm的口径,2kg重量,还没有自动对焦。日本人真的是执念啊……
而大多数情况,f/0.95的表现都不算太好,我们实拍对比一下两支镜头的画质,你会有直观的认识。
中心画质部分:
f/0.95、f/1.0
(左:铭匠 右:徕卡 下同)
f/1.4
f/2
f/2.8
f/4
边缘画质部分:
f/0.95、f/1.0
(左:铭匠 右:徕卡 下同)
f/1.4
f/2
f/2.8
f/4
测试拍摄距离为1.5m,是对焦行程中段的部分,对两只镜头都比较公平。从对比上看,铭匠的画质好的不是一点半点,光圈全开的时候画质就比E60好,f/1.4之后分辨率比E60更是有压倒性优势。
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铭匠的镜头结构更复杂,8组11片结构中还采用了一片双面非球:
所以如果一定要聊画质,这支镜头单就分辨率表现而言比徕卡的f/0.95稍弱,但是和6组7片的E60相比真的好了不少。
那你说为啥徕卡画质那么差还能卖4万?可能就是灵魂加成吧,不管是如何运作的,这个品牌成立百年到现在目前附加值真的非常高。
虽然人家也早已经机械化生产,不再徒手磨非球了,但历史沉淀摆在那里,我是亲眼看过德国大妈校验镜片的。反正就感觉很有仪式感,她看过一遍的镜片肯定很“德”…
这就是所谓的灵魂吧。所以从这个角度说,铭匠这个品牌还年轻,少点灵魂也不吃亏,时间会证明一切。
8分味道
虽然没有那么长时间的品牌积淀,但是这支镜头的使用感受和E60V4还是非常像的,甚至连光学缺陷都很像。测得部分算是交差了,我们来看看这段时间我用它拍的照片。
夜神夜神,夜里才是神,当然得晚上拍才行,下面这些照片用了我好几个晚上(都是光圈全开)…
先说大家关心的,应该就是虚化了吧。都f/0.95了,做不到“刀锐”,“奶化”总得有吧?对不起,这个真没有…
1/15s;f/0.95;ISO200
夜神的焦外是二线性的焦外,微微有点旋转。而且1m内对焦时候因为球差的关系,焦点也会有点柔光效果。如果你磕这个感觉,会觉得被毒的不要不要的。如果你不喜欢,恨不得拍完一张就直接某鱼见了。(PS.兰拓现在也有二手交易平台哦~)
1/500s;f/0.95;ISO200
这种朦胧的感觉虽然是光学缺陷,但配合光影的冷暖对比,在夜神这里别有一番风味。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这类镜头,多拍拍,没准能上头。
1/250s;f/0.95;ISO200
因为口径蚀的原因,夜神的焦外光斑也不是很圆,边缘光斑柠檬状也是它的特点之一。
1/90s;f/0.95;ISO200
对焦距离退到2-3m的时候,夜神的锐度会上来。这时候视具体拍摄场景,背景虚化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,氛围感主要来自边角失光。看下图明显感觉分辨率有所提高,这和拍摄距离有很大关系。
1/125s;f/0.95;ISO200
其实徕卡1966年开始做夜神的目的单纯就是想让大家在暗光时候也能拍照片,没想到现在被大家玩成这样。下图就是一个非常暗的场景了,只有一点微弱路灯,但是只要把感光度提到ISO1600,快门速度就能完成拍摄。
1/30s;f/0.95;ISO1600
这支镜头扫街抓拍行不行呢?其实也可以,铭匠M50mm f/0.95的对焦行程是比较长的,比徕卡现行版长,所以精度更好些。这时候推荐用黄斑对焦,实时取景会让拍摄时犹豫,降低成功率。因为这支头比较压手,所以即便快门速度比较低,问题也不大。
1/15s;f/0.95;ISO640
1/180s;f/0.95;ISO200
上图就是典型的夜神特点了,暗角重,焦内焦外过度比较自然,但是二线性又比较重。请注意我一直用的是“夜神”,因为铭匠和E60V4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像的,只是中远对焦距离下锐度要更好些。
如果你没有M机身,转接的可玩性也不少,我就转到索尼上试着拍了星星。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慧差,算是很奇妙的拍摄体验了…
4s;f/0.95;ISO2500
结语
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之后,对铭匠的M50mm f/0.95不要再带有太多本不属于它的期待。
论成像素质它肯定干不过一众现代镜头,论虚化表现其实75mm f/1.25的虚化效果都要比它强。但它是f/0.95,虽然早已不在神坛之上,但的确是一支值得一玩的镜头。
为什么还能下这个结论?就我个人而言见过太多成像出色镜头,有MTF顶天花板的,也有教科书级别虚化过度的。但就像跨过山川和大海之后,你再看这支有着多种光学缺陷的f/0.95,不同的拍摄距离有不一样的表现,即便是超大光圈也挑拍摄场景和构图,有时候拍一张感觉“就这?!”,有时候拍一张觉得“WC,真毒!”。
人,天生对不确定性的东西感兴趣。
所以,如果预算充足徕卡的夜神要体验一下。预算不那么足,铭匠这支M50mm f/0.95就不要错过了。人家都给你打“一折”了,真的不考虑玩一玩?